目前,深基坑的降水辦法通常為:基坑側壁設置止水帷幕(鋼蓋板樁、單雙排攪拌 樁、高壓旋噴樁等),坑內采用井點降水。其優點是降水效果明顯,可以保證基坑內無水作 業。但是對于巖石地基,該種工藝存在以下不足:1)技術難度高。對于巖石地基的井點降 水設計,國內外書刊均無此類經驗介紹。并且在計算分析建模過程中,需要對巖隙水的特點 進行分析,對管井設置、管井深度、水力坡度、降水理想曲線等特征進行詳細研究?;霉ぷ髁?大、成本高、進度慢。巖石為滲透系數較低地層,井點降水影響面積小,井點布置量大,甚至 必須在結構底板下設置井點,使用時間長,巖石中打降水井的施工難度也高,綜合以上,此 種降水方法必然增加成本,降低施工效率,延緩工程進度。3)質量缺陷處理難度大。水壓 難以調控。首先,在墊層、防水卷材完成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在結構底板下的水井需要停 止并封閉,在此段時間內,防水卷材未被混凝土壓住,必然出現鼓包現象;其次,為保證工程 進度、提供工作面,降水工作在地板結構完成后結束,在此工程中基底高水壓被降水工作削 弱,結構滲水點不易被察覺。一旦地下室結構結束,降水工作停止,如果出現滲水的質量缺 陷,高水壓下的堵漏工作極難進行;另外,高水位地下室有抗浮設計,如果出現意外情況,通 過地下室沉降觀測發現地下室結構上?。▏鴥扔袊乐厣细〉墓こ贪咐仨氈匦麓蚓?水,應急處理措施復雜,進行緩慢。
1、操作簡單,施工方便,技術難度低,對降 排水區域針對性強,布置靈活。
2、成本低,充分利用地下水壓自然疏導,減少了能源消耗。
3、提供基礎工作面較快,能夠有效促進工程進度。
4、水壓可調節,為后期可能出現的結構 問題、質量缺陷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支持。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基底巖石面層上建立 一種可調壓單循環降排水系統,通過堵、疏、排、控綜合實施,解決了基礎施工過程中基坑降 排水以及結構完成后對地下水壓進行及時有效調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