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底板后澆帶止水鋼板組合結構,其構成包括止水鋼板,所述止水鋼板的上、下部分別設置上、下鋼絲網片;所述的上鋼絲網片由若干根直立的上部支撐鋼筋支撐,若干根所述的上部支撐鋼筋分別通過連接其上端的第一主筋和連接其下端的第二主筋固定;所述的下鋼絲網片由若干根直立的下部支撐鋼筋支撐,若干根所述的下部支撐鋼筋分別通過連接其上端的第三主筋和連接其下端的第四主筋固定;所述上、下鋼絲網片分別通過第二主筋和第三主筋與所述的止水鋼板焊接為一體,所述止水鋼板的下方兩側分別焊接鋼筋支架。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好的防滲漏效果,并能可靠防止因混凝土外溢所造成的止水鋼板偏位以及雜物落入后澆帶內的現象。
目前,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面積較大的基礎工程都要留置后澆帶。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以及不均勻沉降等原因產生的有害裂縫而按照設計或施工的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該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在經過構件內部若干時間的收縮過程以后,再對該施工縫澆搗混凝土,從而將結構的若干部分連成一個整體。
但是,這樣的后澆帶施工,往往在基礎后澆帶部位的結合面出現滲漏水的情況,而 治理起來既非常困難,又不容易治理徹底。為此,業內人士研究了多種用以防治前述基礎后澆帶部位結合面出現滲漏水情況的方法,例如現有技術采用的膨脹止水條、橡膠止水帶、超前止水后澆帶、止水鋼板等等。然而,這些方法的采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與不足:
1、采用膨脹止水條,一般情況下,防滲漏效果不太明顯;
2、采用橡膠止水帶,因其強度較低,施工時很容易由于石子、鐵絲和混凝土振動等原因遭到破壞,也起不到止水作用;
3、采用超前止水后澆帶,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成本費用很高,且效果也不是很顯著;
4、采用止水鋼板,雖然效果較明顯,但卻由于很難固定,容易在施工過程中因后澆帶內的混凝土外溢造成止水鋼板偏位現象以及雜物落入后澆帶內的情況,從而直接影響止水效果,造成資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