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連續墻接頭柔性止水帶安裝裝置及方法,所述安裝裝置為由鋼板或型鋼制作成的寬度和厚度之比接近1的接頭管結構,其與混凝土相接觸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可安裝橡膠止水帶的安裝槽,且所述安裝槽的開口處的寬度比槽腔的寬度略小。由于接頭管的寬厚比接近1,所以接頭管與土接觸一側緊貼著土層,混凝土澆筑時不會存在繞流現象,大大方便后期槽段的施工,具有圓管接頭的優點,克服了工字鋼接頭的缺點;方便安裝和拆除;接頭管連接可靠,具有足夠的剛度,滿足抗變形和連接的要求,方便接頭管的起拔;安裝的橡膠止水帶效果好,不會脫落,能完整地保持在混凝土交界面上,能夠很好適應軟土地層中長期動荷載引起的變形和防止接縫錯位滲漏。
地下連續墻是施工地下建筑物的一種重要的深基坑支護結構墻型式。在施工地下 建筑物之前沿著要施工的地下建筑物四周,逐段開挖比地下建筑物深度大一定比例的槽孔和澆筑水下混凝土結構,一個完整的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一般由長度小于6m以內的單元 槽段拼接而成。它的基本工藝包括導墻制作、泥漿護壁和土石方開挖成槽、清渣換漿,鋼筋 籠制作和安裝、接頭處理或接頭器的安裝、澆筑水下混凝土等六大施工工藝。其中接頭處理或接頭器安裝工藝是一項一直處于發展的技術難題,接頭型式是影響地下連續墻止水效果和質量的最重要一環。
國內普遍采用的接頭型式有三種:一種是圓形接頭管工藝,在國內各地使用,使用 時間最長,工藝成熟,但往往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止水效果不被普遍認可,它的使用工藝 是在槽段清孔前放入槽段的兩端或一端,澆筑混凝土并初凝后,用拔管器或特大型的起重 機將接頭管拔起;第二種是在廣東地區使用的工字鋼接頭工藝,也就是用一定厚度的止水鋼板 焊接成與連續墻鋼筋籠相仿的工字型,對稱放在一期槽孔接頭的兩端,二期槽孔必須在兩 側相鄰的一期槽孔混凝土完成之后才能施工,這種方法存在混凝土繞流,接頭滲水通道一 道變兩道、造價高、材料浪費的缺點,而且止水還是不理想,且還不是綠色的施工方法,它的 工藝是用鋼板焊接成工字型的焊接工字鋼,將次工字鋼固定在地下連續墻鋼筋籠的兩側, 與鋼筋籠一起用大型起重機吊入槽段內,隨著澆筑水下混凝土后,工字鋼留在槽段接頭上; 第三種是在上海地區施工的十字鋼板施工工藝,工藝復雜,成本高,與圓管接頭相比,混凝 土接縫不是半圓形而是一個垂直于連續墻軸線的接頭平面,在接頭平面的中間垂直于此平 面豎向放置起止水作用的鋼板,澆筑混凝土前將止水鋼板和接頭箱一起放入槽段的接頭 上,接頭箱上設有防止混凝土繞流的充氣管,水下混凝土澆筑并凝固后,充氣管放氣,將接 頭箱各部分吊出地面。
由于橡膠止水帶接頭是一種優良的混凝土接縫止水形式,國外已有使用地下連續 墻的橡膠柔性止水接頭施工的,日本熊谷組在施工廣州中信廣場地下連續墻時曾使用過。 國外在地下連續墻接頭上使用橡膠止水板的做法,是使用一種像拉森III、 IV型鋼板樁的 接頭板,接頭板的后面覆蓋鋼板并形成與槽段寬度大致相等的翼板。接頭器用螺栓連接接 長到所需的長度。它的施工工藝是,接頭器在地面拚裝好并安裝橡膠帶后吊入槽段內,清 孔、下鋼筋籠、澆筑水下混凝土,開挖相鄰槽段,拆除接頭器。它的使用條件是:開挖槽段的 端面必須是方形,其次,接頭板必須在下期槽段開挖后才能拆除,拆除的時間間隔較長,另 外,拆除方法必須是用專門的楔子擠開,不能用起拔施工直接拔起。拆除時配手動千斤頂使 用鋼鍵從上而下像破竹子一樣將接頭器從地下連續墻混凝土接頭面剝離,鋼鍵焊接在地下 連續墻抓斗(一種槽段開挖的重型設備)上。它的缺點是剛度小,而且要在相鄰的新槽段開挖后才能拆除,如果因為槽段成孔要入巖和進度慢等原因,混凝土強度增長到了比較高 的水平(3天就可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這種拆除方法會比較困難,并且要準備許多這種接頭器,成本也會增加。
地下連續墻接頭柔性止水帶安裝裝置,所述安裝裝置為由鋼板或型鋼制作成 的寬度和厚度之比接近1的接頭管結構,其與混凝土相接觸的一側設有至少一個可安裝橡 膠止水帶的安裝槽,且所述安裝槽的開口處的寬度比槽腔的寬度略小。
其中,為保證運輸方便,上述接頭管結構的長度與卡車可運輸的長度相一致,且各 接頭管結構的兩端部設有相對應的快速旋轉卡口連接結構;為便于現場施工和拆裝各接頭 管結構,上述接頭管結構的兩端部靠近其快速旋轉卡口連接結構處設有相對應的定位螺孔 與定位螺栓孔,且各接頭管結構沿其長度方向每隔一定的距離設有可供拔管器連接的定位 卡槽,以保證接頭管在混凝土凝固后,可方便地通過拔管器將其取出;同時,上述接頭管結 構沿其長度方向每隔一定的距離設有導墻就位孔;上述接頭管結構的形狀為與地下連續墻 成孔的形狀相一致的圓形或方形或多邊形或圓形與方形或圓形與多邊形相結合的復合形 狀,從而使接頭管整體可快速可靠地置于待澆筑混凝土的槽段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