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開挖及地基處理
基坑土方可選用機械化開挖或人工開挖。機械挖土應預留200mm厚土層用人工挖除和整平。
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在基坑四周設集水井、排水溝,用泵將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Om,隨挖土隨加深;如地下水豐富,且為粉土或粉細砂層,應先在基坑周圍設置輕型井點,用真空泵或射流泵抽水系統將地下水位降低至水池墊層以下0.5~1.Om,然后進行挖土,如圖3.14所示。
2.模板支設工工藝
(1)施工縫模板支設按水池施工縫的留設而分段進行。底板和外壁施工縫設在離底板上表面350—450mm處,施工縫形式有圖3一15所示幾種。池底模板應一次支好,包括和池外壁(內隔墻)連接施工縫以下部分及柱臺階;懸空部位模板采用鐵腳或矮混凝土短柱支承,并在鐵腳中部焊止水板。池壁施工縫部位多作凸形縫或設3mm厚鍍鋅止水鋼板(如圖3—15a、d所示),內隔墻或柱設水平縫。
(2)模板支設澆筑方式池壁、頂板模板有一次支設澆筑和二次支設澆筑兩種方式。前者將池壁與頂板模板鋼筋一次支好澆筑混凝土,需較多施工用料,支模較復雜,但穩定性和整體性較好;后者先支池壁、柱模板至頂板下3~5cm,澆灌混凝土后,再支頂板模板,可減少支模工作量,節省模板材料,同時支模也較簡單方便,可在池壁、柱上埋設鐵件,支承邊緣模板,但增加二次支模、綁鋼筋、澆筑混凝土工序。
(3)池壁模板支設池壁模板支設可在池內搭設鋼管腳手架支撐,先固定內模,再利用內模固定外模。內外模板間用組合對拉螺栓或對拉螺栓固定,后者并設止水環。脫模后,將露出的螺栓頭割去,使伸人壁內10—20mm抹砂漿封閉或將螺栓套管封堵。外模板水平距離每隔1.5~1.8m、垂直距離每隔0.9~1.2m設一0.6m×0.9m門子板孔洞,以便于下料和振搗,如圖3—16和圖3.17所示。
(4)池頂板模板支設池頂板模板可按常規支設肋形梁板或無梁樓板相同的方法,用鋼管腳手架或用木頂住支承,如圖3.18和圖3—1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