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包括土層、濾水層、降水井、基礎墊層和封井排水裝置,該封井排水裝置是由排水芯管、下層壓水板、上層止水板和防水卷材組成,下層壓水板的中心與上層止水板的中心分別開有管洞,排水芯管的外壁依次套接管洞,下層壓水板封蓋坐于降水井的井口之上,下層壓水板的上側表面鋪設有基礎墊層,基礎墊層的上表面貼合鋪設有防水卷材,該防水卷材向中心聚攏經過基礎墊層和排水芯管形成的陰角直至排水芯管的外壁表面,排水芯管的高度不小于基礎底板的厚度。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當地下水量大、降水井排水進度無法滿足施工進度時的技術問題,使得施工后的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能夠滿足排水施工進度。
下載地址:
目錄:
一種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地基基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坑內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地下車庫與地下室等地下現代建筑的發展,施工地下建筑時的基坑深度也隨著變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抗浮設計時控制浮力的抗浮水位也隨之加大。因此開挖后在主體結構及地下建筑抗浮施工完成前,施工單位應一直采取降水措施。降水措施中,通常使用的為多個設置大口徑降水井。
[0003]較深的基坑中,當地下水位高、水量大、部分使用規定的大口徑降水井進行降水滿足不了降水要求時,施工單位一般會增加降水井,此時增加的降水井會有大量地下水涌出,費工費力并且無法順利保持工期。同時,由于降水井始終未封閉,施工人員無法再進行基礎墊層等后續的基礎底板的施工步驟,進一步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要解決當地下水量大、降水井排水進度無法滿足施工進度、嚴重影響工期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 —種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包括土層、濾水層、埋入土層和濾水層之內的降水井以及降水井上方的基礎墊層,還包括封井排水裝置,所述封井排水裝置是由排水芯管、連接于排水芯管底端的下層壓水板、連接于排水芯管中部的上層止水板和防水卷材組成,
[0007]所述下層壓水板的厚度大于上層止水板的厚度,所述下層壓水板的中心與上層止水板的中心分別開有管洞,排水芯管的外徑與管洞尺寸依次相適應并套接,
[0008]所述下層壓水板封蓋坐于降水井的井口之上,同時兩端搭接在濾水層上,排水芯管與降水井連通,下層壓水板的上側表面鋪設有基礎墊層,所述基礎墊層的上表面貼合鋪設有防水卷材,該防水卷材向中心聚攏經過基礎墊層與排水芯管形成的陰角直至排水芯管的外壁表面,所述排水芯管露出墊層的高度不小于基礎底板待澆筑區的厚度。
[0009]所述下層壓水板和上層止水板均為鋼板,所述排水芯管為鋼管,排水芯管的外壁與管洞滿焊連接。
[0010]所述下層壓水板、上層止水板和排水芯管為一體熱塑成型的塑料組件。
[0011 ]所述下層壓水板的外徑尺寸與上層止水板的外徑尺寸相同或不同。
[0012]所述下層壓水板為圓板或多邊形板。
[0013]所述上層止水板為圓板或多邊形板。
[0014]所述下層壓水板的兩端在濾水層上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
[00?5] 所述下層壓水板與上層止水板之間的豎向距離為350-500mm。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在已有的降水井上設置封井排水裝置,該封井排水裝置是由中間起到連通降水的排水芯管、連接于排水芯管底端的下層壓水板、連接于排水芯管中部的上層止水板和防水卷材組成。下層壓水板起到承壓水的效果,防止水位上涌出井口,在下層壓水板與排水芯管周圈陰角細部使用防水卷材進行防水處理,同時上層止水板起到在后期底板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止水作用進一步防水。
[0018]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控制地下水而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安裝完成后不用拆除,簡單方便,能夠達到設計排水要求,更使得基礎工程的施工進度得以保證。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1]附圖標記:I一土層、2—濾水層、3—降水井、4一基礎墊層、5—排水芯管、6—下層壓水板、7-上層止水板、8 —防水卷材、9-基礎底板待澆筑區。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實施例參見圖1所示,一種雙層止水鋼板封井排水構造,包括土層1、濾水層2、埋入土層I和濾水層2之內的降水井3以及降水井上方的基礎墊層4,還包括封井排水裝置,所述封井排水裝置是由排水芯管5、連接于排水芯管5底端的下層壓水板6、連接于排水芯管5中部的上層止水板7和防水卷材8組成。
[0023]所述下層壓水板6的厚度大于上層止水板7的厚度,所述下層壓水板6的中心與上層止水板7的中心分別開有管洞,排水芯管5的外徑與管洞尺寸依次相適應并套接。
[0024]所述下層壓水板6封蓋坐于降水井3的井口之上,同時兩端搭接在濾水層上,排水芯管5與降水井3連通,下層壓水板6的上側表面鋪設有基礎墊層4,所述基礎墊層4的上表面貼合鋪設有防水卷材,該防水卷材向中心聚攏經過基礎墊層4與排水芯管5形成的陰角直至排水芯管5的外壁表面,所述排水芯管5露出墊層的高度不小于基礎底板待澆筑區9的厚度H。
[0025]所述下層壓水板6和上層止水板7均為鋼板,所述排水芯管5為鋼管,排水芯管5的外壁與管洞滿焊連接。
[0026]所述下層壓水板6、上層止水板7和排水芯管5為一體熱塑成型的塑料組件。
[0027]所述下層壓水板6的外徑尺寸與上層止水板7的外徑尺寸相同或不同。
[0028]所述下層壓水板6為圓板或多邊形板。
[0029]所述上層止水板7為圓板或多邊形板。
[0030]所述下層壓水板6的兩端在濾水層上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
[OO31 ] 所述下層壓水板6與上層止水板7之間的豎向距離為350_500mm。
[0032]本實施例中,下層壓水板,與上層止水板是止水鋼板切割而成的雙層圓形面板,下層壓水板的外徑小于上層止水板的外徑,下層壓水板的厚度為8mm,上層止水板的厚度為3mm,下層壓水板、上層止水板與管洞之間均為滿焊;防水卷材為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可以鋪設兩層,分別為防水層和防水附加層;管洞的直徑為100mm;下層壓水板的兩端在濾水層上的搭接長度為150mm ;下層壓水板與上層止水板之間的豎向距離為350mm。
[0033]待水位下降后,將水泥套管高出墊層底部位剔除,并將焊好的鋼板及鋼管放在水泥套管上,鋼管伸出基礎筏板,并固定好,澆筑C15墊層混凝土。對鋼套管周圈陰角細部進行處理,進行防水附加層施工,然后對套管進行防水的施工,待底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將降水栗電纜及水管剪斷,并將鋼套管中灌滿混凝土,并用鋼板滿焊封堵。
[0034]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步驟包括查看基坑內水內出水量、基坑挖土、基坑底鋪石子、挖深坑埋降水井的水泥套管、下栗抽水、在土層上施工濾水層、剔除降水井的端部并加設封井排水裝置、基礎墊層的施工、防水層及防水附加層的施工、底板鋼筋的綁扎、封閉排水芯管和饒筑底板混凝土。
[0035] 具體步驟如下:
[0036]步驟一,查看基坑內出水量,根據基坑的大小及出水量布置降水井。
[0037]步驟二,在基坑底部排水溝處滿鋪200mm厚的石子,并在基坑底挖Im深的坑,將降水井的無砂水泥套管下到坑中,基坑四周向水泥套管放坡5%,下栗進行抽水。
[0038]步驟三,待水位下降后,進行基坑邊坡斜砌灰砂磚及填石子,完成后形成濾水層,然后將降水井高出基礎墊層的部位剔除,并將封井排水裝置放在降水井井口上,排水芯管伸出基礎底板并固定好,并澆筑基礎墊層的C15混凝土。
[0039]步驟四,對基礎墊層與排水芯管的周圈陰角細部進行處理,并進行防水附加層施工,然后對套管進行防水的施工,可按基礎底板防水做法進行。
[0040]步驟五,套管的封閉:開始進行基礎底板的施工,待基礎底板的鋼筋綁扎完成后,將降水栗電纜及水管剪斷,并將排水芯管中灌滿混凝土,最后用鋼板滿焊封堵。
[0041]降水井需每天派專人進行管理、降水,定期查看水栗工作情況及降水情況,保證水位在坑底0.5m。如發現水位過高,立即通知技術人員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