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建筑面積約12萬m2,系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 二層。地下室筏板、外墻及地下室頂板后澆帶均設計采用 300 mmx4 mm的鋼板止水帶,總長為818.8 m。為了保證后燒帶處鋼板止水帶施工質量,對鋼板固定方式進行了改進(圖1)。此方法既保證了止水鋼板的位置,又能保證按板水平筋或墻水平筋的間距。
二級放坡坡度問題 本工程中二級放坡坡度均為1:0.1,實際施工中接近垂直。由于吊腳粧使用前提是下部巖體穩定堅硬。如果實際地質條件情況較好,則不會出現問題,如本工程吊腳粧二級放坡均按此坡度施工,經支護參數調整后沒出問題。但如果二級平臺以下巖體沒有像地 質報告描述得那樣好,而受場地限制,放坡坡度又只能這樣,那么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消除這方面隱患,在另一個明挖車站施工時,發現二級平臺以下實際揭露巖體狀況并不理想,經有關各方研究確定將二級平臺下放坡支護改為鋼管粧支護,即下 部采用0219鋼管粧(壁厚10mm,Q235)+錨 噴支護,粧間距700mm,鋼管內灌注C30混凝土 ;粧頂設400 mm x400 mm冠梁,二級平臺設計C30鋼筋混凝土,其他不變。該車站 在主干道側155m邊坡采用了這種支護方 法,沒出現任何問題,效果良好。這種形式是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發現地質情況有明顯變 化時的一個有效補充措施,其特點是工藝簡 單、施工速度快、工程造價低、支護效果好。
經過多次專家專題會議,集中了有關專 家、施工、監理和建設方技術人員意見,同時 考慮了施工現場工程實際情況,對原設計進 行了一系列技術調整,使吊腳粧支護技術得 到了完善,通過施工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支 護效果,為今后吊腳樁設計提供了較好的實 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