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程檢杳驗收嚴,止水后澆帶中伸出鋼筋在混凝土凝固中受到撞擊、混凝I:振搗僅靠振動榨而表面未用平板振動器、混 凝養護左心,對混凝1抗滲效果苻很大影響。
2)未設止水施丄縫、排水枬:止水后澆帶頂面與基礎底板之間未設止水縫,易引起滲水;超前止水后澆帶中間米設排水W,對H后積水淸理帶來一定難度。
3)構造節點呈凹形:后澆帶是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設置的變形縫,放置一段時間后采用fir o級的補償混凝k 進行澆筑封閉,故必須是負標尚。
4)鋼絲M固定+牢、層數少:發現后澆帶側而鋼絲M固定不牢、層數少,導致澆底板混凝1時,混或砂漿從側而流入止水帶部位,給淸理帶來一定難度。
5)后澆帶周邊未及時封閉:在底板后澆帶兩側未砌筑止水埂,上部未用膠介板封閉,日后保養用水、雨水及上部澆筑浞凝土時墜落浞凝土或雜物均落入后澆帶內。
6)技術交底不細:有35%的施工人員接受交底不詳細。
7)不熟悉閣集:發現閣犯不熟悉所占比例較小,通過交底 來加強。
8)坍落度大:止水帶混凝土坍落度大對抗滲有一定影響,控制坍落度即可。
9)苻接頭:橡膠止水帶F料時,認真熟悉閣紙尺寸,下料長度放人1 m;如使用接頭橡膠止水帶,諾廠家專人負資接頭,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