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箱型基礎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墻板的混凝土是分開澆搗的,下次再澆搗墻板混凝土時,就有一條施工縫,當這條縫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線以下時,就容易產生滲水,這樣就需要對這條縫進行技術處理。
止水鋼板處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通行的方法是設置止水鋼板。即在澆筑下層混凝土時,預埋300*3的鋼板,如設計無特殊要求外漏一半在混凝土外面,在下次再澆筑混凝土時把這部分的鋼板一起澆筑進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壓力水滲入的作用。鋼板止水帶選擇的厚度一般為2mm厚 3mm厚。
一般鋼板止水帶是采用冷軋板作為母材,因為冷板厚度能夠均勻,熱板一般厚度達不到均勻的程度,厚度一般為2毫米或者3毫米,長度一般加工成3米長或者6米長,一般為三米好運輸。
止水鋼板對焊接節點要求較高,不能出現漏點,影響防水性能。
對止水鋼板成品要求
1、止水鋼板表面無油物、無明顯彎曲等現象。
2、止水鋼板位置、埋深等必須符合規定的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止水鋼板位置應為所在結構部位截面的中間位置,埋深應為止水鋼板寬度的中間值,止水鋼板折邊所形成的凹面應朝向迎水面。
3、止水鋼板規格符合要求(一般為3㎜厚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300㎜、折邊30-50㎜),兩塊止水鋼板的搭接不應少于50mm,具是雙面滿焊。
4、加固措施應得當、牢固,焊接必須是滿焊,焊縫飽滿不得漏焊。
5、止水鋼板與鋼筋焊接時嚴禁焊穿鋼板或與鋼板有空隙。
止水鋼板搭接長度連接操作要求
搭接長度沒有具體規定,但是對搭接接頭或者對接接頭處鋼板必須進行全焊,止水鋼板搭接長度,在國家規范上沒有具體規定,只是要求對接或搭接處必須滿焊。因為止水鋼板搭接長度的作用,就是保證在混凝土接槎處不出現滲漏的一種附加措施。對于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國家規定應該在地下部分至少是二級防水的要求,正常的防水設計中,已經有的措施中,已經有至少兩道防水的技術措施了,再設置的附加措施就是再設置一道防水措施。只要能保證不出現滲漏就可以了。
1.先將兩根12#鋼筋垂直于底板固定,將止水鋼板置于兩根鋼筋中間,通過一根水平鋼筋穿透止水鋼板,并在水平鋼筋上面焊接止水環,將止水環和止水鋼板之間滿焊連接。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400mm,分別埋入底板砼中200mm,該先澆砼應高于底板上表面200mm以上,鋼板厚度不小于3mm,為保證鋼板施工時具有一定的剛度,最好鋼板長方向兩邊50mm折邊,約折30度邊;
2、待止水鋼板基本就位,鋼板之間應盡量減少借口,鋼板之間的接口可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長度宜大于400mm,焊縫必須滿焊;
止水鋼板主動性防水
重視落實防水功能質量要求,止水鋼板防水功能是建筑工程質量要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只有從設計開始就重視它,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建筑工程或構筑物滲漏問題,優良的建筑工程應做到主動性防水,因為止水鋼板防水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技術科學,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質量,必須從整個止水鋼板防水體系出發,既要研究止水鋼板防水體系內的每個環節,又要研究這些環節之間的關聯性,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工程整個止水鋼板防水體系的問題,止水鋼板整體防水是工程達到優良標準的必備條件之一。
止水鋼板被動性防水
被動性防水即從工程開始思想上就缺乏對止水鋼板防水重要性的認識,致使止水鋼板防水工程造價偏低,投入資金少,追求所謂的“質優價廉”,材料上質量低劣或使用假冒產品,甚至沒有預算,設計上忽略或一帶而過,造成工程滲漏水事故,最后不得不邊建設邊堵漏,造成了很大的財產損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即使經過治理解決了滲漏水問題,也會耗去巨大的修繕費用。
橡膠止水帶
橡膠止水帶和止水橡皮系以天然橡膠與各種合成橡膠為主要原料,摻加各種助劑及填充料,經塑煉、混煉、壓制成型,其品種規格較多,有橋型、山型、P型、U型、Z型、乙型、T型、H型、E型、Q型等。根據使用情況又可分類為埋式橡膠止水帶和背貼式橡膠止水帶。該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彈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適應變形能力強、防水性能好,溫度使用范圍為-45℃-+60℃.當溫度超過70℃,以及橡膠止水帶受強烈的氧化作用或受油類等有機溶劑侵蝕時,均不得使用橡膠止水帶。一般常在地下室外墻和后澆帶施工時使用。
使用方法
膠止水帶必需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綁扎鋼筋和支模時。防止在澆注混凝土時發生位移,保證止水帶在混凝土中的正確位置。
只能在止水帶的允許部位上穿孔打洞,對于固定止水帶時。不得損壞止水帶有效防水部位。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利用附加鋼筋固定;專用卡具固定;用鉛絲和模板固定等。不論采用何種固定方法,對于止水帶的固定方法應按設計要求的施工規范進行且必需保證止水帶定位準確,不損壞止水帶有效防水部位,方便混凝土澆搗。